" 老板,还记得我吗?上周买烧鹅,你给我优惠了 4 元钱。" 近日,香港市民高波乘坐大巴车从香港来到深圳,只为寻找一位烧腊商户。
深圳莲塘口岸,前往深圳(左)与前往香港(右)的通道。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近两周,但高波心中仍对那次因买菜零钱不足的尴尬记忆犹新。商户老马见状,笑着说:" 记得,你经常来买的。" 随即挥手把钱挡了回去。
老马的烧腊店位于深圳森照肉菜街市,这里因距离莲塘口岸仅一站地铁之遥,加之丰富的商品与浓厚的市井气息,已成为不少香港市民喜爱的 " 网红菜市场 "。像高波这样的香港老顾客,老马的微信好友列表中就有多达百余位。
不仅如此,从深圳的山姆、盒马超市,再到地铁沿线商场的多个商圈,甚至是纯粹的 Citywalk,都深深吸引着香港市民前来购物和体验。深圳网约车司机黎女士最先感受到这股 " 港人北上 " 的热潮,她经常听香港乘客说起," 一周不来深圳两三次,总感觉好像哪儿不对。"
周末来到深圳的香港市民,走出通关口岸。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连日来,潮新闻记者在多个深港 " 跨境旅游集散中心 " 观察到,从香港入境深圳客群甚多。香港入境事务处统计显示,2024 年上半年,香港市民 " 北上 " 深圳数量达 4466 万人次,平均每人约 6 次。而就在上个周末(8 月 10 日和 11 日),就约有 60 万香港市民来到深圳。
深圳周末 " 含港量 " 飙升
周末不到早上 10 点,香港通往深圳的各个口岸,已经人潮涌动。大批香港市民带上家人,或是约上三五好友,有序、快速地通过口岸,乘坐地铁前往下一站。
源源不断的香港市民,通过与口岸相连的地铁向四周发散,沿着城市的 " 毛细血管 ",穿梭在深圳角角落落——菜场、商场、超市、公园、海边 ……
深圳森照肉菜街市,部分香港市民正在买鱼饼。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地铁沿线的森照肉菜街市,因为大批香港市民前来买菜后,生意更为红火。街市门口的一家专营鱼饼、肉丸直营店,贴出了红色大字—— " 欢迎香港同胞光临惠顾 "。多名正在挑选的香港市民,身后还拖着个大行李箱。
在该街市门口,一对香港夫妻每周都来回购新疆馕饼,他们还极力向潮新闻记者推荐," 这么大一个只要 6 块钱,而且好吃。"说着,这位妻子打开行李袋向记者展示,刚买的烧腊同样 " 味道好、性价比高 "。
而香港年轻人和带娃家庭,则更喜欢深圳罗湖区东门老街,以及体验深圳商圈新鲜事物。
香港市民带孩子在深圳一家电玩城体验后,积攒积分。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近日,潮新闻记者看到,尽管夜幕降临,东门老街上的多个电玩城吸引大量香港市民,跳舞毯、娃娃机等都成了热门项目。现场,多名香港家长正带着孩子将一大叠票放进碎票机攒积分。" 这些我小时候在香港玩过,十多年前都关了,看到深圳有,就特地带孩子来体验。" 一位香港市民告诉记者。
此外,潮新闻记者还在深圳金光华商场遇上一对香港母女,专程来品尝熊猫主题的创意火锅,她们是该餐厅当天的第一波客人。陈女士介绍,同事来尝过后推荐,她特地带女儿来打卡," 不用专程到成都,也能和‘熊猫’共享火锅。"
因为来游玩的香港市民多了,深圳乃至周边多条逛吃、买菜、遛娃线路,在网络走红。很多深圳人总结,身着运动服、运动鞋,背双肩包或是推行李箱的游客,大多数来自香港。
而自今年以来," 港人北上 " 消费在香港生活圈更流行,每天约有数十万香港市民来到深圳。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统计数据显示,8 月 1 日至 11 日,共 343.4 万人港人出境,其中 262.7 万人通过 9 个口岸来到深圳,占出境总人数 76.4%。其中周末 " 北上 " 人潮更多,8 月 10 日(周六)有 44.1 万人次出境,其中约 34.9 万人次来到深圳。8 月 11 日(周日)则有 32.2 万人次港人出境,其中约 25.1 万人次来到深圳。
推行李箱扫货成潮流
潮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香港游客钟情购买内地商品,他们的 " 买买买 " 线路,从各大深港 " 跨境旅游集散中心 "、周边菜街市,一直延伸到商场及综合超市。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 香港人到深圳买什么 " 成热议话题。比如," 香港 to 深圳必买清单 "" 深圳有多好买?"…… 经过好物分享及网络传播,相关帖子均受到较高关注。不少香港市民反映,深圳商品丰富,性价比高,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带回去。生鲜、烧腊等,成为必不可少的下单品。
香港市民在深圳一超市内,排队等生蚝加工。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在深圳福田区的一家超市内,海鲜挑选、加工区最为热闹,排队等生蚝、小龙虾烹饪的队伍一直从 11 点延续到 14 点。现场,不少香港市民举起手机拍视频,有些镜头对着忙碌煮生蚝的服务小哥,有些人捧着托着海鲜拼盘留影纪念。
" 在香港买海鲜,加工需要另外找大排档。" 正在排队等生蚝的香港游客陈文欣,第一次体验现场海鲜挑选和加工," 加工也很快,只需要高压锅十分钟就出炉了 "。边上,一位正在剥蒜蓉小龙虾的香港市民则告诉记者," 很新鲜,我在香港没见过这道菜。"
深圳福田区一家超市内,很多香港市民正在挑选水蜜桃。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此外,质优价廉的水蜜桃几乎成为每位逛商超的香港市民的必购单品。潮新闻记者看到,一盒 6 个装的阳山水蜜桃售价 30 多元,货架上已售出了大半。香港市民陈文欣拿了三盒," 我喜欢水蜜桃,香港在售的桃子以脆桃为主,还有一些日本进口桃子,但价格偏贵,两个卖到近 200 元港币。"
在返港手信里,香港市民平时爱吃的烧腊同样必不可少。入驻各大深港 " 跨境旅游集散中心 " 的商家,接住了第一波流量。在福田口岸,潮新闻记者看到成排数十米长的店铺,均以销售烧腊为主。傍晚,这些店铺门口,香港市民拉着行李箱排起长队。比如手撕鸡、水蒸鸡、白切鸡,以及烧鸭、烧鹅、烧肉等,都较为畅销。
深圳福田口岸商业城内,烧腊产品深受香港市民喜爱。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潮新闻记者在福田口岸蹲点看到,也有很多香港市民钟爱回力球鞋、新疆红枣、国产芒果、纸巾 ……甚至还有人推着行李箱运回一箱啤酒。
事实上,受喜爱的内地商品品种繁多,就如多名香港市民所说," 缺啥就买啥 ",品类已经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深圳阿嬷手作奶茶、鲍师傅糕点,以及山姆超市多个品类成 " 反向代购 " 热门。各大社交平台上,甚至还有代购根据订单总结出 " 山姆最受香港市民欢迎的十大产品 ",其中烤鸭、蟹黄面、牛肉汉堡都是热销品。
两地 " 生活圈 " 相通相融
自去年初香港与深圳恢复通关后,第一位来深圳的香港市民,是一名拖着人字拖来深圳吃宵夜的姑娘,相关新闻冲上热搜,并受内地网友热烈欢迎。
深圳是香港市民北上消费的第一站,与香港新界、落马洲、元朗等 9 个口岸相连,两地市民可乘坐大巴车、高铁和渡轮等多种方式抵达,较近的市民一二十分钟公交车即可抵达。
香港街头,有人举牌代办 " 回乡证 "。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 办了‘回乡证’(全称《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内地很方便,我们更喜欢乘坐大巴车到深圳,无论 10 分钟还是 50 分钟车程,刷卡均只需两元钱。" 多名在周末来到深圳的香港市民向潮新闻记者介绍。
随着 " 港人北上 " 潮兴起,深港各大 " 跨境旅游集散中心 " 商业综合体里,汇聚了最齐全的出行服务。江南汤包、广东烧腊、湖北鸭脖等地方美食应有尽有;香港市民不出关口,就能一站式货币兑换、购买内地电话卡和参团旅游等。
香港市民在深圳莲塘口岸商业城,挑选周边游线路。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香港市民陈宝顺背着双肩包,与丈夫在莲塘口岸商业综合体的一家旅行社门口驻足,来回翻看深圳周边的旅游海报。"看到深中通道开通的新闻,从深圳到中山只需半小时,想报团去看看。" 陈宝顺说,每周都来深圳,也想去周边城市看看。
深圳也对香港市民展现出最大的热情。在香港一些地铁站,潮新闻记者看到深圳相关旅游推介。同时,深圳相关部门推出 " 发财车 ",在通关口岸免费接送香港市民逛商圈。来深圳的香港市民,只需线上一键领取深圳乘车码,便可乘坐地铁、公交,特别方便。
就近年来出现的港人北上消费购物现象,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认为,对此现象需要客观理性看待。他表示,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长期以来吸引大量内地游客前往购物,主要购买的是高端奢侈品,或是享受高端品质服务。而现在兴起的反向购物潮流,以香港居民来内地尤其是邻近的深圳购买基本生活用品为主。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更加紧密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大湾区 " 一小时生活圈 " 已成为现实,内地优质生活服务对港澳居民也有很大吸引力。
香港夜景。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同时,大湾区生活消费巿场的一体化态势,对助力香港与内地同胞生活相融、民心相通具有积极意义。毛艳华说," 港人北上 " 便是两地同胞相融相亲,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走上协同发展的生动印证。
"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会继续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城市群基础设施还会继续加强互联互通,形成‘一小时学术圈’‘一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生活圈’等等。" 毛艳华向潮新闻记者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优势互补,要发挥香港在基础研究和金融业方面,深圳、广州等湾区内地城市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从而真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加快建成发展最好的湾区。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中高波、陈文欣、陈宝顺均为化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