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近期,美国空军大学《印太事务专刊》发布了题为《美国印太司令部的地面力量、国土防御和前沿防御》的文章,提出美国要更好地理解在所谓“印太地区”的国土防御,以应对美国当前所面临的威胁,并探讨了组建第四、第五岛链封锁圈的可能性。
点评:构建“岛链”封锁体系一直是美国开展大国对抗的重要手段。对美国而言,构建有效的“岛链”封锁体系既是遏制陆权国家向海洋发展的重要筹码,也是美军有效开展地区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托。近年来,美国不断深化“印太”战略,加紧拼凑各种集体安全体系,大力加强与“岛链”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扩建海空军基地,加速构建以“岛链”为依托的军事包围体系,折射出其未来着眼大国竞争、备战高端战争的战略图谋,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第四岛链”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开始,沿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西海岸,从汉班托特港开始向南一直延伸到迪戈加西亚基地,图为迪戈加西亚基地。
逐步调整现有“三条岛链”兵力部署
“岛链”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所发明的一种地理安全概念,主要通过在一些岛群部署军事力量,将岛屿和其他较大的陆地板块连接在一起,形成扼杀、封锁敌对国家的封锁圈。目前,美国已经在西太地区构建了三条岛链,其中“第一岛链”从日本经中国台湾延伸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目的是有效扼控中国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战略通道;“第二岛链”从日本经关岛延伸到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其核心位置为关岛基地群,设有安德森空军基地、阿普拉海军基地等多个重要海空基地,是美国本土以外唯一能够保障B-2隐身轰炸机部署的基地和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潜艇基地;“第三岛链”以夏威夷群岛为中心,是美国印太司令部、太平洋舰队等关键司令部总部所在地,承担着美军前沿部署兵力“大后方”的职能,也是防御美国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三条岛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目前,美国通过各种双边、多边等军事合作方式,先后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上建立了日本基地群、菲律宾基地群、关岛基地群和澳大利亚基地群等。这些基地群配置有序,并能相互支援,扼守住了亚洲大陆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军队综合实力的不断增长,“第一岛链”已经名存实亡,为此美军更加看重“第二岛链”和“第三岛链”的战略枢纽作用,将“去中心化”思想引入作战体系布局,企图通过增加节点、分散功能等方式,打造广域分布、形散神聚的亚太作战体系。目前,美军已经在“第二岛链”沿线岛屿重启、新建和扩建机场、港口、雷达站等军用基础设施,试图以各种方式获得东南亚国家和太平洋岛国军事基地和重要基础设施的临时使用权,有意将关岛打造成西太地区的情报共享中心、兵力集结中心和后勤保障中心。与此同时,美军还正在升级夏威夷印太总部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功能,提升战区一体化指挥能力。
此外,美军还大力推进各岛链间的动态力量部署和“分布式打击”作战思想,通过“前沿部署的纵深防御态势”布局,将力量广泛分布在不同地理空间。例如,美军已经将驻日本冲绳的近万名海军陆战队员先后撤至关岛、澳大利亚和夏威夷,驻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的2个F-15C/D中队也撤回美国本土,实现了兵力在“第二岛链”、“第三岛链”和美国本土西海岸的梯次部署,在提升美军生存力和威慑力的同时,达到“战略上可预测,行动上不可预测”的效果。
探讨构建“第四、第五岛链”
近年来,在“大国竞争”战略指导下,美国高度关注竞争对手基于军事现代化和地理优势迅速增强的拒止和制海能力,持续向所谓“印太地区”转移军事资源及能力,在海外驻军布局、精锐力量编配和先进装备配发等方面都体现了“印太优先”思想。例如,美陆军正在组建5支多域特遣部队,其中就有2支部署在“印太”,以提升该地区美军多域侦察和火力打击能力;美海军陆战队计划在2030年前组建3个滨海战斗团,专门担负“印太”侦察监视、远程反舰、后勤补给等任务;美军将F-35战机、“福特”号核动力航母、“美国”号两栖攻击舰等新型主战装备率先部署到印太地区。这些举措让印太战区成为美军全球军力部署的新中心,也使得印太战区成为美军5个海外战区中编制实力最强、海空作战能力最强、防空反导能力最强的战区。
美军认为,随着当前大国对手实力的不断增强,原有在西太地区构建的三条岛链功效都在不断下降。例如,部署在“第一岛链”的兵力已完全暴露在对手战役战术导弹和海空火力之下,重要军事基地容易遭敌饱和攻击被“一锅端”;“第二岛链”目前的力量配置过于虚弱;“第三岛链”则距离太远难以及时驰援保障一线作战。此外,美国还认为,从战略层面上来看,未来大国对手在突破“第二岛链”后,很有可能不会再进一步寻求对“第三岛链”的威慑,而是向西转向维护和拓展在印度洋的海外利益。
在这种思路下,美国除了调整和巩固原有的三条岛链部署外,开始将“岛链封锁圈”扩展至印度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缘战略现状。根据媒体报道,实际上美国在2019年就开始设计“第四、第五岛链”概念,其中“第四岛链”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开始,沿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西海岸,从汉班托特港开始向南一直延伸到迪戈加西亚基地;“第五岛链”则从吉布提的塔朱拉湾开始,穿过亚丁湾,沿着非洲之角向东转折,然后从非洲东海岸一路向南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目前,这两条岛链并没有付诸实践,尚处于战略界倡议讨论中,但美国已经开始按照这两条岛链涉及的地理范围积极推进与主要潜在合作国家的安全关系。
例如,近期美国海军对外公布了一份招标书,内容是将在“印太”建设基地和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地点极有可能选在澳大利亚在印度洋上的海外领地科科斯群岛,以此进一步扼控马六甲海峡这一黄金水道,提升美军在印太地区的进入能力和前沿防御能力。此外,近期美国防部官员还表示,美军方正在与印度太平洋盟友协调,启动一个区域维持框架,以便向“岛链”相关国家进行前沿兵力部署,从而更好地执行由海向陆、以海制陆的军事行动,实现对目标国家遏制和封锁能力的提升。
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第二岛链体系的核心基地。
未来“新岛链”构建前景充满变数
从未来发展来看,美国坚守冷战思维,执意挑动军事对抗,推进印太战区相关军事准备,加紧构建对战略竞争对手的“岛链”封锁圈,固然是打着如意算盘,但要真正落实到位实现预期效果,还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岛链”作为冷战期间提出的不甚严谨的地理与军事概念,在实践中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历史价值大于实际意义。例如,美国目前构建的“三条岛链”在冷战期间并没有起到封锁和遏制苏联海军的作用,当前也未能有效发挥对地区大国的封锁作用。此外,虽然岛链上的很多国家是美国同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然有不少盟伴对美国的“岛链封锁”政策存在战略疑虑,特别是担心岛链封锁会加剧地区安全形势恶化,激化现有的大国战略竞争态势,产生由稳向乱的秩序危机,因此不愿“选边站”。例如,印度就不欢迎美军第五舰队在印度洋的活动,吉布提则对世界各国驻军均持开放态度。
与此同时,美军目前也没有专门向“新岛链”沿线进行作战部署的计划。尽管美军在吉布提、迪戈加西亚、斯里兰卡等节点上都有驻军,但除了迪戈加西亚属于美军经营多年的重要军事基地外,其他地方的军事存在都是象征性“存在”,并不如西太三条岛链上部署的大量军事力量,从而使得美国在“印太”构建“新岛链”的效果远不如预期。
此外,美国日趋严重的军事能力不足也从根本上限制了“新岛链”构建的能力和手段。印度洋对于美国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岸海域,距离美国东西海岸都很远,在长达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分散部署美军,将成倍增加指挥控制、部队协同和后勤保障的难度,特别是在当前作战空间多域化、作战力量多元化、作战手段多样化的背景下,想要有效指挥和调度这样一支广域配置的部队更是困难重重。
此外,“新岛链”沿线的新兴国家与美国展开海上竞争的手段也在增多,可以通过无人机、岸基导弹、潜艇和情监侦察系统等先进拒止手段的支持,间接或低烈度使用武力拒止美军进入特定海域,这些都会对美国的“新岛链”构建效果构成掣肘。美国能否克服地理劣势、战略透支、预算困境等困难,从地缘封锁角度实现对大国对手的有效遏制,仍将充满变数。
(兵韬志略是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凌云志为澎湃防务栏目开设的个人专栏,盘点近期重大防务事件,评点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机,剥茧抽丝、拂尘见金,两周一期,不见不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