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常笑健康
仔细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是不是有这样一小群人,恒温的空调房里,有人感觉舒适安逸,有人却毛毯加身瑟瑟发抖。
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怕冷?有些人会简单的将问题归结于个人体质不同,但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身体出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
怕冷可能是5种病
低温环境下,人体是通过代谢性生理调节功能来抵抗寒冷的,这种原理被称之为“冷生理效应”。但这种正常的冷效应如果发生在炎热的夏天,其实是身体隐患的警示。
· 怕冷+代谢慢
甲状腺功能减退
俗称甲减,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人就会总是觉得冷。
这是个不分地域和人种的疾病, 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还会引起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至关重要。
· 怕冷+麻疼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种类多样,其中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就会四肢怕冷、麻疼、迟钝,通常都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
此类人群,冬天也很容易冻伤,这种冻伤比常人更难痊愈,严重的还会发展为糖尿病足。
· 怕冷+头晕
缺铁性贫血
由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缺铁性贫血的人就会出现畏寒的症状,不仅如此,还会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头晕恶心。
贫血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全面的,会导致皮肤、呼吸系统、神经肌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出现各种缺氧症状。
· 怕冷+酸痛
下肢动脉闭塞
下肢动脉如果出现“交通堵塞”,比如出现斑块、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者闭塞,肢体就会出现缺血症状,不仅会怕冷,还会出现行走易疲劳的症状。
下肢动脉闭塞时间长了,还会影响上半身,腰、臀、大腿、小腿都会不同程度酸痛,严重的会出现肢端溃疡、感染、坏死。
· 怕冷+气短
心肺功能不全
心肺功能是血液循环、营养供给的“发动机”,一旦血液、营养供给不上,导致身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足,出现手脚冰凉。
心肺功能不全的人,还会经常气短,咳痰,下肢水肿,运动后呼吸困难加重的症状。
夏天怕冷,如何增加“阳气”?
怕冷在中医里又可以称为“虚冷症”,分外寒、内寒。比如冷气吹久了冷,就是外寒;而人体内阳气虚弱、气血不足导致的冷,就是内寒。除了因病怕冷之外,也可以通过多增加“阳气”改善内寒。
一、控制基础疾病
甲减:服用甲状腺激素,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药量。
糖尿病并发症:坚持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坚持定期测血糖,保证血糖平稳。
贫血:口服铁剂,提高体内铁含量。
下肢动脉栓塞:用药积极控制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减缓动脉硬化进程。
心肺功能不全:遵医嘱用药,改善心肺功能。
二、别碰冷的东西
空调、凉席、冷饮、寒凉水果,夏季避暑的四大法宝,但它们都性寒,都会加重阳气不足。怕冷的人,空调不宜打太低、不要直吹身体,喝冰饮不如喝温水,水果要适量。可以适当吃一些温性食物,如大枣、胡核仁等。
三、泡泡脚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夏季用艾叶、生姜煮水泡脚,可以促进气血通畅,扶助阳气。但糖尿病、静脉曲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不宜用此法。
四、贴三伏贴、晒背
每年的三伏天,正好也是驱寒的季节,不仅能冬病夏治,还能温补阳气,增强新陈代谢。
而今年流行的晒背,也非常适合湿气重、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免疫力差的人,可以疏通经络,驱寒排湿,还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提高免疫、强壮骨骼、维护心脏健康。
五、合理运动
夏季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热量,缓解怕冷的症状。可以在气温不是很高的早上和晚上,跑步,健步走。运动出汗后及时擦汗,以防着凉。
六、早睡不熬夜
夏季昼长夜短,熬夜会加快阳气的消耗。同时,熬夜也是对身体的一种慢性危害,是“三高”的共同敌人。
都说夏季无病三分虚,但通过对疾病的认识,夏天保证身体健康,我们可以自己做主。
作者:陌陌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