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6官网

所选地址: 首页 6686官网 中心 集团要闻 正文

珠峰特种火炬研制中的人与事

发布时间:2008-06-11   

       图为技术保障团队在珠峰大本营进餐。
院士“格言”


“任何燃料都要先汽化才能燃烧,比如点蜡烛,引火线点着后,蜡烛先液化,再汽化,才能点燃。”面对采访者的提问,儒雅睿智的火炬燃烧系统总设计师刘兴洲院士,生动形象地解读火炬:“如果海拔高,气压很低,加热燃料产生的汽化可燃物,密度就会很低,它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能弥补继续气化所需的热量,就点不着火,这就是低压点火的困难;点燃了,再遇到低温大风,把热量吹跑了,也会熄火,这就是低温大风稳定燃烧的困难。”刘兴洲通俗易懂地道破了珠峰火炬燃烧的困难。依托6686官网 高科技与勇于攻关的团队,刘兴洲自信地称:“利用试验设备,6686官网可以将珠峰‘请’进试验室,而且模拟的环境比珠峰还要苛刻恶劣,就算珠峰再‘长’高几百米,6686官网的火炬依然可以稳定燃烧。”他的语言风趣幽默,被同事们尊称为“最佳火炬代言人”。

长跑队长
高炳欣是珠峰特种火炬技术保障队队长。他酷爱长跑,已有七八年的长跑史了,“纠集”三四跑友跑上4000米是他每天固定的晨曲,更别说“跑上”珠峰6500米营地了。但他从未想过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走进西藏。他说:“吃了很多苦,但终身难忘。”2006年9月10日,第一次入藏做试验的高炳欣,在珠峰5300米的大本营迎来了41岁的生日。这次生日创下好几个“之最”——海拔最高、气温最低、空气最稀薄、条件最艰苦。

火炬“邵”帅
邵文清是火炬燃烧系统副总设计师。在拉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做试验,他戴着“头灯”在漆黑一团、卵石密布的河滩上举着火炬来回跑;在漠河做火炬低温试验时,他在重感冒的情况下两天两夜只睡了两个小时;抗风试验和淋雨试验让他被风吹得“灰头土脸”,被雨浇得浑身湿透;外出调研和协调生产时,他不顾劳顿奔波,有一次9天跑了5个城市6个地方。有一段时间,邵文清每天早出晚归,家人都见不到他。母亲心疼,开玩笑说:“早知道这样,就不让你上学念那么多书了,在家种地也不用天天加班啊。”

火炬“三老”
在火炬研发团队里有三个老字辈:叶中元、任国周、朱家元。叶中元,研究火炬着了迷,夜里躺在床上还在想火炬。有一次,灵感突现,他连灯都来不及开,就从床上跳起来,抄起纸笔就写。任国周是个老6686官网 ,看到街头的烧饼炉子,想到火炬燃烧,竟从烧饼炉里的蜂窝煤得到了启示,一举攻克了珠峰火种灯的研制难关。朱家元负责珠峰火炬的燃料配方工作。经过100多个方案的改进和试验,他的固体燃料配方与火炬的燃烧可靠性让同行们惊叹不已。

铁板“牛柳”
铁板“牛柳”是两个人:牛余涛和柳发成。他们分别负责火炬燃烧系统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工作可以互换,彼此之间关系也很融洽。火炬吹风试验通常是柳发成手持火炬完成。有时看到小柳几个小时下来被大风吹得灰头土脸站立不稳,牛余涛就会主动将吹风试验接过来。后来在一次采访后的聚餐时,大家把筷子指向铁板牛柳,并看着他们俩,惊呼道:“牛柳?铁板‘牛柳’!”从此,这道菜被火炬研发团队赋予了新的含义。

“双心”老胡
一个人怎么能有“两颗心”?胡申林就有。胡申林是三院介入火炬项目最早的人之一。在火炬研制过程中,他将一颗心掰成了两颗心使。作为技术副总设计师,老胡跳出传统思维,力排众议,大胆提出了固体燃料燃烧系统方案,并提出了多方案并举的研究思路。作为海鹰集团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还承担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技术攻关难、行政琐事多,老胡沉着应对。说起研制感想,他非常低调:“兢兢业业,问心无愧,微不足道。”

“公关先生”
在火炬研发团队,刘杰和周鹏简直就是“全能型”人物,几乎没有他们不涉足的领域。刘杰的“蹭饭记”和“臊子面外交”至今还让大家津津乐道。2007年,先期到达珠峰大本营的刘杰受命负责搭建帐篷,并与央视、登山队等单位建立关系。陌生不是问题,聪明的刘杰干脆去央视蹭饭。每天和央视的工作人员一起吃饭聊天,感情在饭桌上越来越浓。等到试验队到达大本营后,刘杰又得令前去央视协调借用央视的发电机发电。这回,刘杰精心制作了开胃的臊子面去开展“外交协调”,彻底解决了试验队用电的后顾之忧。

“后勤部长”
与刘杰一样,留在拉萨的周鹏也是以一当十。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他,却细心列出了几百项物资的采购清单,包揽了整个试验队的各项采购和联络接待工作。在火炬项目拿下之初,周鹏协助胡申林做固体燃料燃烧系统方案的试验。为了做好火炬说明书,他经常在几个单位之间来回跑。可就是这个从来不在乎个人得失的人,在漠河固体燃料方案试验失败的时候,却在电话里哭得稀里哗啦。试验成功后,他说:“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打击,一次次看着希望变成失望,最艰难的时候6686官网扛过来了,这就是胜利。”

高原高厨
高原高厨名叫李和平。第一次去西藏,李师傅忍着高原反应,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烧开水、煮鸡蛋、熬粥、拌凉菜、炸油饼,给试验队员做早点。这样折腾差不多两个小时,才能把早饭做好。因为条件不好,切菜、炒菜都要蹲在地上,有时切完一个土豆,要喘口气,才能继续切。看到大家食欲不振,李师傅心里非常着急。他使出浑身解数,天天饭菜不重样。他还召集大家包了好几次饺子,为火炬试验成功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五个“福娃”
火炬研发团队的郭建宇、王先瑞、柳发成、邵文清、王巧杰(女)5名队员先后当上了爸爸和妈妈,人称他们的孩子为五个“福娃”:澄澄、苗苗、轩轩、晴晴和小雪。其中澄澄最大,一岁半了。他快出生的时候,爸爸去了珠峰做试验,澄澄现在还有意见呢。妈妈怀着苗苗的时候,爸爸跟火炬试验队去西藏了,爷爷、奶奶又生病,妈妈太累,所以苗苗出生的时候才五斤多。爸爸说:“这么小,就叫苗苗吧。”轩轩的爸爸是手持火炬做试验时间最长的人;晴晴的爸爸是火炬“邵”帅,统领火炬团队;小雪的妈妈负责火炬研发生产的协调与调度。爸爸、妈妈们是搞火炬的,小宝宝们便也和“福娃”结了缘。
(陈全育 刘华英 缪敏 李奡)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450db57205effbfa3b5a867326d8b164";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